作者:何雪梅

审核:伍勇

单位:长沙市第一医院检验科


提到大便,大家首先会有什么反应呢?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说除了“臭”还是“臭”,真的就只是这样吗?“经验丰富”或“见多识广”者进一步会想到:“气”质不佳还五颜六色、其“貌”不扬且五花八门、人见人“嫌”却包罗万“象”……就是这不同颜色、性状和气味的粪便反映了身体独特的病理状态,对疾病的诊断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。


那么,生活中怎么自己识别大便发出的“信号”呢?大便里又包含些什么成分呢?大便常规报告单怎么看呢?检验人“便王”一一给您分析!


问题一


01、色


首先,辨“色”。“五颜六色”的大便有哪些呢?又各自有什么意义呢?大便颜色与食物、药物以及身体病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。


1、棕黄色或棕色:健康粪便代表色,其他都是非主流;


2、淡黄色:常见于乳儿粪便;也可见于服用大黄、山道年等;


3、绿色:见于食用大量绿色蔬菜;如果肠蠕动极度加速,胆绿素来不及转变为粪胆素,粪便也会呈现绿色;服用甘汞后;病理情况多见于乳儿肠炎;


4、白色或灰白色:服用硫酸钡、大量金霉素等药物后;疾病多见于胆道阻塞性疾病如梗阻性黄疸、胰腺病等;


5、果酱色:食用大量巧克力、咖啡、可可、樱桃、桑葚等;疾病见于肠套叠或阿米巴痢疾;


6、红色:食用大量番茄、红辣椒、西瓜;如果是明显的血迹,则意味着肠道有出血,多见于直肠癌、肛裂或痔疮等疾病;


7、无光泽黑色:服用铁剂、活性炭等药物,或食用动物血或肝脏后;


8、黑红色或亮柏油色:见于胃或十二指肠有出血,且量不少。


image.png


02、形


识“形”,“五花八门”的粪便家族有哪些门派呢?其中特色代表长啥样?


1、正常派:大当家——香肠状且表面光滑;二当家——香肠状但表面有裂痕或光滑的柔块状;


2、便秘派:大当家——颗粒硬球,如羊屎样;二当家——凹凸不平的硬香肠;


3、腹泻派:大当家——液体状;二当家——糊汁状。


微信图片_20230410154204.png


不得不说,大家要加以识别腹泻派里的几个重要“嫌”便。


首当其冲的是米泔样便,呈白色淘米水样,内含粘液片块,量多,脓细胞少见,见于重症霍乱、副霍乱。


其次是脓血便,脓血便里含白细胞(脓细胞)和红细胞,是感染的重要标志,反映了下消化道病变,多见于痢疾、肠炎、肠癌、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。


接着是稀汁样便、洗肉水样便或水样便,常见于细菌性、病毒性或真菌性肠炎。


胨状便(果“胨”样)不可小觑,见于过敏性肠炎及慢性菌痢。


鲜血便要被重视,多见于直肠息肉、肛裂、痔疮及肠癌等疾病。


蛋花样便或乳凝块便也不容忽视,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全,常见于婴儿消化不良或腹泻。


image.png


03、味


最后,闻“味”。大便家族的“臭”味不尽相同,有哪些区别呢?


1、健康臭:粪便的臭味与进食的种类有关,素食者较轻,肉食者强烈。


2、恶臭:闻之即恶心,常因肠道内未消化的蛋白发生腐败而致,见于胰腺疾病、慢性肠炎等。


3、鱼腥臭:见于阿米巴性肠炎。


4、酸臭:由于脂肪酸分解及糖的发酵未被吸收而产生,主要提示消化或吸收不良。


问题二


大便里的内容包罗万“象”,大体可以分为正常成分和异常成分。


正常成分有食物残渣如淀粉颗粒、肉类纤维、植物细胞、食糜、正常菌群、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等。


异常成分有血液、脓液、寄生虫及其虫卵、包囊体、致病菌、胆石或胰石等。


image.png


问题三


大便常规报告包括大便颜色、性状、隐血试验、显微镜检结果、寄生虫检查等。大便的色、形、味如前所述。


报告单上的隐血试验是做什么用的呢?隐血试验是用来筛检粪便里有无血迹。那隐血试验“阳性”是不是代表消化道一定有出血,“阴性”是不是一定是正常的呢?


并不一定哦,这个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检测方法、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,警惕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存在。显微镜检主要用来观察大便里肉眼看不见的东西,如细菌、真菌、细胞、结晶等,一旦发现有诊断意义的成分如真菌、寄生虫卵、白细胞、红细胞等,需要及时就诊。


image.png


总之,粪便检查主要用于协助诊断胃肠道疾病,因此当发现大便有异常时,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。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(尤其是出血、腹泻)需要进行多次粪便检查,以协助疾病的诊疗。


希望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,不如就从今天开始观察自己的“粑粑”吧!


写完后,小编已经隔着屏幕犯恶心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