髓系、淋系、阴性、阳性?这群“扑朔迷离”的细胞究竟该如何辨别...
2023-06-06 15:08 文章来源:
作者:郭锐芳
审校:纪爱芳
单位: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检验科
早上刚开门诊就接到了这样一份标本:首先看到患者拿着的血常规报告单显示WBC 9.65*109/L、HB 64g/L、PLT 9*109/L、原始细胞 70%的检测结果,医生申请到实验室做外周血细胞分析。
案例经过
为病人采血时,询问了病人的病史: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了鼻腔出血,无发热,近期体重下降5Kg,平素身体健康,在当地医院检查时,发现血常规结果异常,随即到我院就诊。
推片、染色后进行了阅片,在镜下真的让我们找到了这样一群异常细胞:胞体中等大小,不规则,可见瘤状突起,胞浆量丰富,染色呈灰蓝色,不透明、可见空泡,胞核不规则,染色质疏松,可见1-3个核仁。最终给出了原始细胞占比87%的结论,但心里还是比较肯定的觉得这是一群幼稚单核细胞。
建议病人做骨髓检查、免疫分型等相关检查,病人住进了我院血液科,体格检查中显示:患者精神可,贫血貌,肝脾及全身淋巴结未及,无瘀点、瘀斑。
随即送检了骨髓片,经过染色看到了和外周血中大致相等的原始细胞。首先,低倍镜下可见取材可、染色可、骨髓增生活跃、有核细胞大小相等,转至油镜下可见与外周血中较相似的原始幼稚细胞。
在阅片中,凭着自己对细胞形态的把握,心里很肯定的就认为这群细胞为髓系,已经在心里将这份报告完成了。
随即将片子进行了机械性的组化染色,但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:过氧化物酶染色(POX)这群幼稚细胞竟然为阴性了,糖原染色(PAS)这群细胞部分为阳性,组化染色都指向了淋系。
对片子重新进行了仔细查看:
左侧为病人的血片,胞体中等大小,不规则,可见突起,胞质少,蓝色或深蓝色,一般无颗粒,胞核类圆形,染色质呈颗粒状,有凹凸不平的感觉,核仁1-2个的原始淋巴细胞。
右侧为AML-M5的患者,胞体略大,不规则,有瘤状突起,胞浆量丰富,呈灰蓝色,有少许细小颗粒,核不规则,常折叠,扭曲,染色疏松,纤细,核仁1-3个,多数为1个大而清晰的核仁的原始单核细胞。
其他检查结果
患者的其他检查结果如下:
免疫分型
结果:伴CD13+CD33dimCD15少部分+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。
更加推翻了我的结论,只能重新对该细胞再次核对,重新审视。
FISH报告
最终的骨髓报告
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
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分型
成人ALL的治疗
ALL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疗效标准
1. CR:①外周血无原始细胞,无髓外白血病;②骨髓三系造血恢复,原始细胞<5%;③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(ANC)>1.0×109/L;④PLT>100×109/L,⑤4周内无复发。
2. 疾病复发:已CR的患者外周血或骨髓又出现原始细胞(比例>5%),或出现髓外疾病。
总结
典型的原始(幼稚)单核细胞、粒细胞、淋巴细胞的细胞核不同特点:
1. 原始单核细胞的胞核在原始细胞中较为粗糙,其细胞核形态看上去类似网状,核仁大。
2. 原始粒细胞的细胞核相较于原始单核细胞来说,较为细腻,呈现颗粒感,其核仁没有原始单核细胞核仁那么大。
3. 原始淋巴细胞的细胞核比原始粒细胞的细胞核更为细腻,没有原始粒细胞那样重的颗粒感。
当有较难辨别的原始细胞时,要加以通过大量阅片积累经验,增加对这类细胞形态的客观认识,此类细胞还是可以准确地辨别判断。实在无法辨别区分时,就需要通过其他检验加以判别。最基本的通过组织化学染色不难发现,还可辅助免疫分型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查,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诊断依据。
国外许多文献也都将AI技术运用到了细胞识别中,刚刚发布的《人工智能辅助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中国专家共识》都将辅助人工镜检细胞识别的能力及水平。
【参考文献】
[1]《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》(2021年版) 中华血液学杂志, 2021,42(9) : 705-716. DOI: 10.3760/cma.j.issn.0253-2727.2021.09.001
[2]《A Deep Learning-Based Approach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》Electronics 2022, 11, 3168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electronics11193168
[3]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分析》卫生职业教育. 2012,30(04)
[4]《伴有髓系抗原标记的儿童急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鉴别》(2017)02-0127-04 中图分类号 :R446. 61 文献标志码 :A DOI :10.3969/j.issn.1673-8640.2017.02.0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