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江秀旗 彭晶晶

单位: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


一、引言


血小板在人体止血、凝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孕妇产检过程中,血小板计数是一项常规检查项目,其数值的正常与否关系到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。


然而,有时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,本文以一例孕妇常规产检时发现血小板计数为9×109/L(危急值)为例,通过镜检发现片尾处血小板大片聚集,并经过试验揭秘,这可能是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(EDTA - PTCP)。


二、案例经过


在审核血常规报告时,有红色爱心标识提示有危急值,查看该标本相关信息:孕中期,其他项目在参考范围内,血小板数量为9×109/L,与近两个月内的历次结果239×109/L相差很大,这一数值属于危急值,且极易引起出血倾向,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。仪器报警:血小板减少。血小板直方图呈锯齿状(见图1)。


图片

图1


然而,进一步涂片染色镜检发现血小板在片尾处大片聚集(详见图2)。


图片

图2 EDTA-K2抗凝管 瑞-吉染色  10×100


遂与孕妇联系,经过沟通,其同意到我科重新采集样本,我们采取即采即检与更换枸橼酸钠抗凝管两种方法,但即采即检的PLT结果为70×109/L,仍低于更换枸橼酸钠抗凝管后的检测结果,枸橼酸钠管检测的血小板数量为174×109/L(详见图3),这一数值在正常范围内,PLT直方图正常,提示之前血小板计数过低是由于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(EDTA - PTCP)。


图片

图3


最后,我们与孕妇说明情况,接下来如果您产检时需要做血常规检查,您就交代护士帮采紫色(EDTA-k2抗凝)和蓝色(枸盐酸纳抗凝)两种管,避免二次采血。


三、案例分析


1、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概述


(1)定义与发生机制


EDTA - PTCP是一种现象,本身并无病理性意义。目前该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,同样也不清楚其病因和相关诱因。当使用乙二胺四乙酸(EDTA)作为抗凝剂时,会诱导血小板发生聚集。这种聚集可能是由于EDTA诱导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/Ⅲa(GPⅡb/Ⅲa)发生构象改变,暴露出隐藏的抗原表位,这些表位能够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,从而导致血小板之间相互聚集。这些聚集的血小板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时,被当作非血小板颗粒而不被计入血小板计数,从而得出错误的低血小板数值。


(2)流行病学特点


在普通人群中,EDTA- PTCP的发生率约为0.09% - 0.21%。虽然总体发生率不高,但在住院患者、老年人以及女性中相对更为常见。在孕妇群体中,由于孕期生理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,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。


2、孕期特殊生理因素与EDTA - PTCP的关系


(1)孕期血液系统变化:孕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凝血因子增加,抗凝物质减少。这种血液系统的生理变化可能使孕妇的血小板更容易受到EDTA的影响,从而增加EDTA - PTCP的发生风险。


(2)激素水平变化:孕期激素水平大幅改变,雌激素、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升高。这些激素可能影响血小板的膜结构和功能,使其在接触EDTA时更易发生聚集反应。

   

3、诊断方法


(1)涂片染色镜检


涂片染色镜检是诊断EDTA - PTCP的重要方法之一。通过将血液制成涂片,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形态和分布情况。如果发现血小板聚集现象,就应高度怀疑EDTA - PTCP。


(2)更换抗凝剂重新检测


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替代抗凝剂。当采用枸橼酸钠管采血重新检测血小板计数时,如果得到的结果正常,而EDTA抗凝管检测结果异常,就可以确诊为EDTA- PTCP。枸橼酸钠对血小板的影响较小,不会诱导血小板发生像EDTA那样的聚集反应。除了枸橼酸钠外,肝素也可作为替代抗凝剂进行检测,但肝素可能会影响部分血液学指标的检测,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,所以应用相对少。


4、应对策略


(1)正确诊断很重要,能避免误诊误治:准确诊断EDTA - PTCP对于孕妇至关重要。只有明确诊断为假性血小板减少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干预,如避免血小板输注。血小板输注存在一定的风险,如感染、过敏等不良反应,对于孕妇和胎儿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。


(2)在《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》中:对高度怀疑由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引起PLT假性减少的标本,可更换抗凝剂重新采集静脉血复查PLT;对于采用枸橼酸钠抗凝管(抗凝剂和采血量比例为1∶9)复查PLT的标本,红细胞及白细胞相关参数采用EDTA抗凝静脉血的检测结果,PLT为枸橼酸钠抗凝管的检测结果×1.1;并描述:“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呈聚集状态,PLT为枸橼酸钠抗凝血纠正结果,仅供参考”。


此外,干扰WBC时亦需要给予适当纠正。二次采血有难度或更换抗凝剂仍然无法纠正的标本,亦可以选取如下方式进行处理:


①37 ℃温育、涡旋震荡器高速震荡法或是加入阿米卡星/硫酸镁进行解聚后上机检测;

②使用已验证具有血小板解聚功能的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;

③仪器旁采集非抗凝静脉血或末梢血标本立即上机检测;

④采集非抗凝末梢血直接用血小板稀释液稀释后进行显微镜计数。


准确诊断EDTA - PTCP对于孕妇至关重要的特殊意义和应对策略,提高对这种特殊血小板减少情况的认识和处理能力。只有明确诊断为假性血小板减少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干预。


四、结论


EDTA - PTCP是一种容易被误诊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现象,虽然总体发生率不高,但其影响巨大,不只是对患者,还有医生和我们检验人,所以一定要正确识别并完美解决。通过对其发生机制、诊断方法和应对策略的深入了解,打开识别EDTA - PTCP的通路,正确解决类似问题,还原患者真实检测数值,让医生不再为EDTA - PTCP而错误诊断和治疗。


同时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,保障孕妇和胎儿在孕期和分娩期的健康安全。作为检验人,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提醒患者和医生检测的标本存在这个现象,需要注意,并能为他们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。


【参考文献】

[1]杨良.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[J].检验医学与临床,2009,6(1):17-18

[2]孙启鑫,朱志刚,钟伟洁,巫小莉.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[J].广东医学,2010,31(8):1052-1052

[3]张文钦,黑静友.3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结果校正分析[J].医学检验与临床,2024,35(6):59-62